一、目標達成
依優質學校各項指標及本校優質目標分述具體成果如下:
(一)打造安全與健康兼顧的活力校園
- 1.安全的環境設施
- 妥善規劃學校的校地、校舍、校園、運動場和附屬設施等之使用,加強安全防護,確保師生之健康與安全,避免人為疏失造成傷害與不安全感,以提供師生安全無虞的教學生活環境。具體成果列舉如下:
- (1)加強環境清潔及安全設施管理,高壓電設施、消防設施、建築物公共安全、升降梯設施、水質與飲用水定期檢測,各項檢測皆合乎規定。
- (2)堅持施工安全管理,邀請各處室主任出席工務會議,嚴格要求監造督促承商,達成無工安事故。
- (3)校園優質化工程加強教學區安全設施,除確保教學設施財物安全外,並於大廳通道主要出入口原為方柱改採圓斜設計,四角裝置保護墊,安全設施力求周全。
- (4)校舍雖已興建四十餘年,透過平日管理維護,並重視學生生活教育,且隨著有計畫的校舍整修,提供師生良好教學環境。
- 2.整合的安維資源
- (1)建立安全防護與危機處理機制,增進師生安全防護與危機意識,設置校園安全事件處理小組,以「共同參與、減少層級、分層負責」,進行任務分工編組。
- (2)加強學生到校出缺席管制,精確掌握出缺席狀況,建立完善通報聯絡網,有效運用家長、社會資源,迅速聯繫輔導網絡,達成零中輟目標。
- (3)精析各項安全因素與處理流程,強化校園安全的各項防護措施,落實各項設施安全檢核與保險,達成零事故目標。
- (4)學校與親師生互動友好,而教師、學校、家長三者關係緊密,共同為學生努力,培養學生認同學校,對學校有情感歸屬。
- 3.健康的體能活動設施
利用學校周邊現有設備,結合本校師生專長特色,推展各項體育活動,提升師生參與運動的機會,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 (1)多樣的體育活動:
每年舉行全校田徑比賽、大隊接力比賽也培養選手參加各年度「臺北市聯合運動會田徑項目」;跑道內的草皮操場提供了社區居民假日休憩的運動場所,每每於週末見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本校師生與社區居民,進行一場「忘年」的精彩球賽。球場上培養了本校各項球隊,每年參加北市「教育盃籃球、網球、羽球、排球與桌球等各項競賽」,其中網球隊屢獲北市教育盃前三名的佳績。而室外羽球場,由於地利之便,國七同學經常於下課鐘響後,三五成群地來球場報到。每年的師生體育競賽與校友盃籃球賽,強化了師生與社區間情感的交流,每回在激烈競賽後,總會有相約明年的期盼。 - (2)特色的體育活動:
國七健身操、國八啦啦隊與高二舞蹈比賽,每每見到師生利用課餘加強練習,除了增加身體活動的機會,也更凝聚了班級的團結。其中國八啦啦隊與高二舞蹈賽,由於學生多元的能力與源源不絕的創意,更是每年讓我們全校師生經驗與讚嘆。 - (3)持續強化學生體適能與游泳能力之檢測:
學生體適能檢測獲獎人數於95、96、97年分別為218、245與292人次,期中金質、銀質獎章人數維持穩定外,獲得銅質獎章人數逐年攀升。另外,本校雖無泳池設施,但學生游泳能力檢測都能維持74%以上的通過率,而且游泳代表隊選手也屢屢在北市聯合運動會與市長盃游泳大隊接力比賽等賽事獲得優異的表現。以上顯示本校師生規律的運動習慣所帶來的種種優良表現。 - (4)發展特色課程與學生社團:
國七本位課程「單車樂活」利用大佳河濱公園的自行車道,讓學生體驗自行車的樂趣,也提供學生在假日休閒的另一種選擇。環保服務社與運動保健社至河濱公園進行校外教學,在慢跑活動後還進行環境清潔的工作,運動之餘也同時力行環保,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 (1)多樣的體育活動:
過去棟間羽球場地面粗糙易受傷 |
現在地面平整、壓克力漆色調舒適明亮 |
多元的戶外運動場地 |
國七本位課程-基隆河單車樂活 |
- 4.舒適的生活休憩環境
- (1)將生態池木棧道加寬加長,增加桌椅擺設,提供師生更多室外活動空間,親近大自然並呼吸新鮮空氣;荷花池畔生態多樣:池中有魚、空中鳥況豐富、池邊多種水生植物,是寓教於樂、知性又可供休憩和探索的場所。
- (2)利用教室棟與棟之間的空地規劃成羽球場與中庭花園,提供學生課餘時間一個近且輕鬆的場所,可供同儕互動、遊戲或對話。
- (3)變電器及童軍團部前草地美化綠化,種植多樣景觀植物並重新設計動線,減少死角,提供更安全舒適的校園綠地。
- (4)健康中心提供哺乳室,今年並加設自動電子血壓計,讓全校師生可監控自身健康狀況,並提供相關健康資訊及衛教單張。
- (5)飲水機及水塔定時清洗及更換濾心,並實施水質檢測,提供全校師生衛生安全的飲水。
- (6)廁所評等每況愈佳,硬體設施修繕並改善照明設備,定時提供衛生紙及肥皂供師生們使用。公廁抽測本校全數廁所皆為優等以上,學生們反應大直校園的廁所是他們求學階段中最乾淨的廁所。
- (7)大操場邊新整修木平台與花圃,提供全體師生課後休憩與身心放鬆的良好場所。
- (8)科學館前門與周邊修繕工程,設置前門大面積的磨石平台,提供班級或小團體集會與展演的臨時空間。
二三棟教學大樓之間西側中庭的改變 |
||
過去為學生甚少親近的花圃 |
現在是學生課餘喜歡休憩的西楓園 |
|
生態池周邊設施的改變 |
||
過去中正亭圍欄造成疏離感,且地面高低錯落不利進出 |
現在鋪設大面積木棧道,去除中正亭圍欄,成為更具親和力的休憩庭園 |
(二)形塑人文與科技並重的有品校園
- 1.人文的學校建築風格
學校的校舍建築和校園環境,具有人性、文化、學術的表徵和意象,透過種種不同的方式,無論是動態、靜態,或是書面、數位等,藉以增進校園人文的濃郁氣息,凝聚師生認同情感,型塑校園文化,進而傳延校園文化。- (1)大直的老師、學生從來沒有想到學校建築,可以細緻到像自己家裡的裝潢一樣,穿堂櫥窗色彩豐富造型活潑、大廳壁燈光線柔和媲美五星級飯店。
- (2)亮麗的校門入口、無障礙電梯玻璃帷幕造型特色與外牆立面景觀美化,讓視覺煥然一新。
- (3)從形塑學校建築兼顧傳統與現代風格,建置便利溫馨人性化環境設施,營造溫馨和諧善良的校園氣氛,打造出一個友善、亮麗、優質的新校園。
- 2.本土的教育文化特色
使學校的人文教育情境與設施,透過不同方式得以保存或明白獲知,藉以傳遞延續學校文化特色。- (1)一入校門之圓環精神堡壘及中正亭,係為長年存在之顯著地標,94至98年運用各相關工程加以整理,使能同時保有傳統風味與清新風貌。
- (2)有效運用98年校園優質化工程的裝潢設計,將一樓大廳設置成「校史廳」,以公布欄及展示櫥窗,介紹大直的沿革與現況。包括:學制變革、歷任校長、校徽校旗制服運動服的變化、校園風貌的演變(校門、操場、司令台、一樓大廳等)、改制高中新校徽的設計由來、新校徽在現今學校生活中的應用(建築設計、信封、領帶、貼紙、學校簡介、書籤等)、近期學生競賽成果摘要、新近獲獎獎盃之展示……等。
- (3)總務處文書組設有檔案室保存重要文物檔案(如:歷年畢業紀念冊、本校改制相關資料等);教務處實驗研究組開設校園步道、社區巡禮、水資源教育等與校園或社區環境相關的學校本位課程,增進學生對校園及社區的認識與情感。高中生物課重視校園生態,進而進行相關研究、生態觀察。
一樓穿堂大廳的改變 |
|
過去大廳呈現較為嚴肅的氣氛 |
現在大廳呈現柔和易親近的博物館風格 |
- 3.藝術的校園環境設施
透過環境的整體規劃,選擇校園中適當地點,設置公共藝術作品,使藝術與學習作最近距離的接解,而能真正走入校園,師生親炙藝術作品,而有所薰染,提升內在藝術涵養,以達到學校環境教育目的。- (1)荷花池畔藝術區域的規劃:荷花池一直以來是校園美景之一,池中有一座魚躍龍門大型噴水雕塑作品,池面夏天亦有各色荷花開放,而池畔種植各種灌木、喬木及各式草花,由於植物多種,生物群聚,自然形成生態圈,提供師生觀察生物生態的重要園圃;多年前透過公共藝術的建置,在具自然美感的環境中,更增添了許多現代美感因子,目前計有:「心靈之鳥」、「林觀自在」及「美的小徑」等三項作品。近年來,由於校園優質化工程的進行,將池畔附近喬木群下鋪設棧板,形成大片的活動平臺,同時擺設桌椅,不僅可以形成另一個上課的場域,也成為師生心靈休憩與談話的所在。荷花池畔週圍環境的整理,包含:魚躍龍門噴水雕塑的清刷清潔、林間步道的重新鋪設、各式花草的種植……等等,使整個區域氣象為之煥然一新。我們試圖將「心靈之鳥」等三件公共藝作品、魚躍龍門大型噴水雕塑、週圍棧板桌椅陳設,以及荷花池生態圈等,重新連結對話,形成新的池畔藝術區域,不僅提供師生具有藝術氛圍的學習環境,同時也能提供與心靈對話的地方。
- (2)教學大樓各樓層穿堂展示櫥窗的設置:展示櫥窗可不定期展示學生作品,例如:陶藝作品、立體紙雕作品、各式手工創作……等等,展示櫥窗已不僅是學生作品的展示而已,更是校園多元藝術的殿堂。且因應不同樓層的規劃需求,而有不同的色調,三樓以多種色彩為布置基調,熱情而活潑;二樓以溫暖色系為主,柔和而平靜;一樓色調較偏咖啡色系而有寧靜沈穩的氣息;透過不同的色調,傳遞不同的氛圍,布告版除了隨時公告各項訊息,以符合學生知的需求外,亦精選各項藝術展演訊息,推廣藝術教育。
布告欄的改變 |
|
過去布告欄呈現較為呆板的樣貌 |
現在布告欄呈現色彩豐富的活潑樣貌 |
- 4.美感的校園教育情境
在老舊的校園重新整理時注入美感的因子,使學生在美感的學習情境中,逐漸薰染美感氣息,潛移默化中,具有美感的鑑賞力,因此透過校園情境布置、轉換,與各角落的運用,使學校成為一個龐大的美感有機結構,以達到美感教育的目標。- (1)校園外牆的設計:底部以小口磁磚拼貼出海浪的形狀,作為外牆的主要意象,符合大直精神──由海底鯤魚衝躍出海面,一飛沖天的磅礡氣勢。同時,連接「孔子周遊列國」的立體浮雕,亦有期許學生放眼天下的國際觀與情懷。
- (2)教學大樓外牆的設計:以米黃色的仿石漆為主要色調與工法,給予學生進入柔和與古典雅緻的學習情境的感受。牆面中央以破璃為主體,有著現代化的科技感,而由左上角逐漸向右上翹起的方型米黃色不锈鋼造型,亦脫胎於於校徽羽翅的造型,右上角再綴以鋼片塑成的大型校徽,夜間則可由底部透出藍光,無論白天或夜晚,大直精神時刻與全校師生同在,亦守護著大直校園。
- (3)教學大樓中庭的設計:打掉一樓走廊的水泥欄杆,與各棟之間的中庭相連接,形成視覺開濶的感受,並雜植各種花草,增加美感;第二棟並以木頭棧板連接教室走廊與中庭空間,連接成友善的學習環境,並鋪設彩色透水磚,由二樓以上樓層往下看,中庭地面美感拼圖,為校園增色;同時搭建多功能演講及表演木平臺,作為學生立體展演的舞臺;中庭中不規則的列柱設計,與校園植物參差錯落,夜間則有柔焦燈光的暈染,校園又有不同的美感經驗。
- (4)教學大樓與操場的連接設計:打掉一樓水泥欄杆,並大量鋪設木頭棧板,與操場產生更緊密的連結,空間感亦更通透;保留原本林立的環抱大樹,不僅是綠色校園精神的體現,同時將大樹下擺設簡易的桌椅,規劃另類上課的場域, 提供不同的上課情境,而靠近操場邊則有高低平臺,則可成為體育課場邊上課或體育觀摩的絕佳場合。
- (5)教學大樓一樓大廳的設計:以大直校史為主要概念,布置成學校精神象徵所在,不僅有玻璃鏡面的校徽圖騰設計,同時簡易的校史發展及大直的故事等,使學生自我期許,紹述大直優良傳統。
- (6)科學館一樓平面的延伸設計:科學館以火箭造型為意象,代表科學研究的精神,亦是校園情境教育的一景;一樓向外延伸的平臺設計,不僅與以「基隆河彎曲流水」為意象的迎曦館連接成連棟建築,使校園建築物之間的溝通更加緊密,同時向外延伸的平臺亦形成學生活動的立體平臺,使校園中各項活動更具立體感與生命力。
過去:教室走廊外牆斑駁不堪 現在:米黃色仿石漆讓校園變柔和 熱舞社同學在東楓庭廣場賣力演出 西楓園夜晚呈現另一番迷人景致 過去:第三棟與操場間有欄杆阻隔 現在:去除欄杆、鋪設木平台,空間更通透 - 5.自然的綠色建築環境
促使學校建築和校園景觀,透過生態、節能、減廢、健康等綠建築規劃,以營造自然的綠色建築環境。- (1)本校位處基隆河畔,校園植物類別多元,吸引各種鳥類前來棲息,教師跨學科開發別出心裁的校園步道、水資源等教育課程,並將原為荷花池轉為生態池,提供高中生物課作相關生態認識,體驗水資源之珍貴,有助增進學生對校園景觀及社區環境的認識與情感,為現今環境教育中重要的一環。
- (2)97年申請都發局美綠化經費,增闢高壓變電所旁透水性鋪面地坪,擴增校園綠覆地面積;98年校園優質化工程,增闢校園透水性鋪面,師生共同參與綠美化校園環境及庭園命名活動,不僅增設校園景觀,更增添不少藝術氣息。99年配合「友善校園-亮麗圍籬」工程,加設高架安全防護網,種植炮丈花等,形成花牆景觀,有效化解大直橋龐大結構體突兀感覺。
- (3)96、97年設置「電力需量控制器」、「電力資訊顯示看板」,促使師生進了解電力使用情形,增強節能想法。97年完成全校普通教室T5燈具更換, 99年度更換科學館、迎曦館專科教室節能照明設施,以達節電效果。98年暑假各間教室含專科教室加裝冷氣電表,改採儲值卡,以消費者付費方式實施節能措施,成效良好。99年申請調降用電契約容量。
生態池蓄養臺灣本土物種,如臺灣萍蓬草、大肚魚及荷花等,是高中專題研究的最佳地點,也是本土生態保育的重要場域,更是展現公共藝術的絕佳場所,目前設有心靈之鳥、美的小徑……….等作品,是師生最愛造訪的學習景點與休憩去處。過去:變電所與儲水塔附近有如荒地 現在:有綠樹、草地、紅花和觀賞步道 - 6.永續校園的教育情境
21世紀是環境教育的世紀。本校積極強調環境保護,引導學生對環境的關注,提供體驗學習的場域,以利環境教育的推動。師生在四個面向上共同參與:學校的環境政策與管理計畫、學校的校園建築與戶外空間、學校的教育計畫與教學、學校師生的生活。在過程中強調「生態思維、人性關懷、伙伴關係、行動學習、資源交流」,期望指引師生選擇適合的面向,營造永續的教育情境。- (1)成立環境教育小組,積極推動環境教育。由學生組成「環保小尖兵」,培訓成為「環保志工隊」,負責加強處理校園環境,清理校園髒亂死角。98年榮獲教育部表揚。
- (2)重視節能減廢,節能成效良好,99年申請調降用電契約容量;廣用再生建材,營造永續校園,符合綠建築廢棄物減量指標。
- (3)近年有計畫爭取經費,活用閒置空間,增闢透水性鋪面地坪;改善庭園空間,拉近師生親近動線;營造無障礙電梯為校園新地標,改善校園景觀。
- (4)從日常生活積極推行環保,培養學生惜福愛物情操,更利用回收物發揮創意妝點校園,不僅綠化美化效果,更具有教育意義。
- 7.科技的學校環境設備
使學校的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情境與設備中,成為學校E化教育文化的特色。- (1)57間普通教室均設有全套e化(筆電及單槍投影、螢幕、網路系統)設備。24間專科教室及1間遠距教室,設有單槍投影機、電腦、網路、音響等設備,另已建置完成2間e化專科教室。
- (2)教師可長期借用筆記型電腦,辦公室桌面設置電腦網路線與電源插座,方便教師上網使用。筆記型電腦結合班班皆設置之單槍投影機,可提供教師完善的資訊融入教學環境,舉凡學校日等各項會議簡報均可以即時播放相關資訊。
- (3)資源中心設置個人電腦、印表機、繪圖機、數位相機、數位攝影機、掃描器、燒錄器等設備,提供教師完整的教材製作環境。
- (4)經由『全球多元文化交流(GLCP)』計畫的遠距教學活動,引發學生對外國語文的學習意願,並成為提升學生國際視野的橋樑。讓學生經由文化議題研究及分享,達到國際交流和建立學生英文學習和溝通技能的真實環境。
普通教室設有全套e 化設備 透過GLCP 專案與美國高中生遠距交流 - 8.資訊化的校園管理系統
使學校的資訊化校園與設施,透過本校資源中心積極參與臺北市自由軟體推廣小組之活動,逐漸導入自由軟體與免費資源代換或新建網路服務,依照實際需要自行編輯調整,並整合原有資源,使得資料查詢與取得更為直接便利,藉以傳遞與記錄學校文化特色。- (1)學校網站的建置與更新:
導入網路免費資源與自由軟體,整合現有資訊服務,重新編排網站資訊呈現以利查詢。申請Google Apps教育版,利用其日曆服務將學校近期活動內嵌於學校首頁,便利行政人員、教師、學生、家長等訪客在造訪學校首頁時即可立即得知學校已完成、正在進行、將要舉行的活動,即時掌握資訊不漏接。重新編排學校網站首頁架構,使得重要訊息在一個頁面上顯示,訪客不需捲動畫面即可一眼看盡重要資訊。將常用功能依行政人員、家長與學生、特色與資源、團體與組織區分顯示,方便不同訪客快速找到想找的資料。 - (2)資訊平台的運用:
善用自由軟體,快速開發所需應用。本校原本已有Moodle教學平台,由於該平台的特色需要加入該課程才能觀看課程內容,不利於資訊交流。透過Drupal重新規畫建置國高中各科學科網站,提供教師多一個平台可以整理自己的教材並與其他教師分享。透過Drupal系統的CCK、Views、Webform等模組,快速建立資訊服務平台,諸如線上報修、資訊設備管理、研習回饋問卷、北星計畫高中職端招生資料填報、新流感停課在家自修網站…等,大大減少學校資訊人員自行開發程式的時間,而能快速完成目標。自行開發成績查詢系統,將各項甄試(教師甄試、高中數理資優班甄試、國中菁鷹班甄選)的成績上網供應試者查詢,以做到甄選過程資訊透明化。 - (3)行政人員資訊素養的提升:
透過各種管道提升同仁的資訊素養。舉辦校內行事曆研習、PowerPoint簡報製作研習、公文製作研習等以提升行政人員利用電腦處理公務之能力。利用行政會議宣導資訊安全觀念,資源中心並透過維修電腦的機會與行政人員即時溝通,藉以宣導正確使用電腦的方式。 - (4)校務自動化系統的運作:
國中部與高中部之校務行政系統各自獨立運作,另外設置查詢專用之伺服器,以兼顧資訊安全以及家長查詢學生表現之需要。為了安全上的考量,將校務行政系統的資料庫分為行政用與查詢用兩部份,並於資料庫主機上設定自動備份機制,除備份資料外,每日深夜自動將行政資料庫的內容抄寫至查詢資料庫,以滿足學生與家長查詢的需求。
因應H1N1 架設居家學習網站 同仁踴躍參加資訊素養研習 - (1)學校網站的建置與更新:
(三)建立資源與學習整合的永續校園
- 1.可操作的學生學習資源
配合95課程暫綱與99課程綱要需求,依據普通高級中學設備標準,提供各領域、各科豐沛軟硬體資源,藉著專科教室有效使用暨教學設備更新、設置與舉辦各項科學競賽活動,傳承了學校固有優良傳統學習特色,營造出新高中、小大學的研究風氣,並開創出未來更美好學習空間與教學品質之遠景。- (1)本校極為重視科學教育,這幾年相繼開設了高中專題研究課程與成立國中數理菁鷹斑,為配合師生研究需求,每年皆編列大筆經費採購相關設備器材,94年至98年分別購置直讀式分光光度計、大型培養箱、數位複式顯微鏡、高溫烘箱、多頻道圖形顯示精靈與相關感應器等精密貴重自然科學教育設備,充分應用於生化實驗、流體實驗、奈米研究與臨床教學上。98年完成了班班有單槍投影機及筆電,各實驗室也安裝了單槍投影機影音設備、冷氣空調等設施。
- (2)每年有眾多師生投入科學各領域研究裡,在充實設備資源支援下,塑造了許許多多科學精兵,富涵科學素養與科學技能,同時也為學校爭取了極高榮譽,從第39屆臺北市科展至第42屆臺北市科展,榮獲6件特優獎作品及兩件團體優勝獎,並參加第49屆中華民國科展,榮獲生活與應用科學全國第一名,每年亮麗科學競賽成績,在在證明本校師生善加利用教學資源,成就了極高評價的科學教育成果。
- 2.便利的學習環境設備
透過工程施作、軟硬體設備更新、人性化空間設計規劃,增加學生校園設施運用的交通便捷性、學習自主性、使用省時性。- (1)營造豐足便利的圖書館舍與營運措施,根據讀者各項基本服務項目,劃分不同專用區塊,期望在最小的空間內發揮最大的功能,並要求保持寧靜以利同時使用。
- (2)在圖書、雜誌、視聽媒體流通管理自動化方面,97年12月將原有PCLIS圖書館自動化系統標準版升級為專業版,以處理大量的書目資料與流通記錄,並維持穩定的服務效能。
- (3)98年3月購置「智慧平台圖書館公用電腦管理系統」,透過晶片卡控管公用電腦之使用。學生以學生證換晶片卡後插卡開啟電腦,每卡限用10分鐘,促進公用電腦使用上的公平性,同時節省管理電腦之人力。
- (4)學生使用K書中心動機強烈,週間假日不斷、少有停歇,師長配合輪值。
- (5)東楓庭、西楓園、荷花池景緻優美且空間開放、利於進入與行走,學生進出使用頻率較工程前大幅增加,嬉戲、散步、閒坐、談心......兼而有之。
- (6)羽球場、活動中心、操場下課與課後總見著諸多學生在打球、跑步……;社團辦公室則頻傳樂器練習聲。羽球場、活動中心、社團辦公室經工程簡易油漆整理後,環境色彩倍感明亮清新。
- (7)合作社下課人潮如織,但因出、入口分隔,倒也魚貫進出、秩序井然。
圖書館溫馨舒適的空間規劃 圖書館智慧平台公用電腦管理系統 - 3.優良的飲食互動環境
提供師生飲食安全資訊,佈置滿足學生生活、交誼互動需求的校園環境。- (1)因應不同年齡層孩子的需求,合法且合理的將合作社分為高中與國中兩部,國中部同學有多項校園食品可供採買,而高中部學生則有更多樣的飲食選擇。
- (2)設置早餐熱食部,提供本校高中同學營養且豐富的早餐選擇,讓每位高中同學都能儲備一天滿滿的活力,充實的學習與快樂的成長。
- (3)設置健康促進資訊專屬佈告欄,提供相關營養、食品衛生的知性內容,教導學生正確又安全的飲食習慣。
- (4)家政課規劃迷你課程,教導學生關於用餐禮儀、生活藝術、咖啡烹調的課程,讓學生懂得如何品味生活進而調適壓力,養成樂活健全的人格特質。
- (5)規劃完整的午餐廚餘與餐盒回收流程,透過完整的回收作業,要求每位同學落實各項廚餘與餐盒的回收,讓每位同學在生活中即養成各類物品的正確回收概念。
- (6)設置高國中家長午餐外送專區,高中部與國中部分區放置,提供家長安心外送午餐,也讓同學清楚便捷的領取個人餐盒。
- (7)透過中央廣播系統於特定節日進行活動,例如敬師週、感飢日、母親節等,播放學生留言或是點播特定歌曲,都讓中午的用餐時間更具多元價值與意義,也提供學生更生活化的體驗與學習。
- (8)規劃完整的午餐供應流程,從菜單發放、訂餐、取餐、零星購買等,清楚的規範各項作業時程,提供學生不同的用餐選擇。
- 4.多樣的學生活動設施
設置多樣的生活、休憩與互動空間,營造溫馨的校園環境,提供學生社團或自治團體活動、展演或是辦公的空間。- (1)重新打造全新的「荷池映綠」,更寬廣的木平台提供學生更多的休憩空間,溫和的木質感也可軟化水泥磚牆的硬情緒。
- (2)東楓庭、西楓園木平台的設置,讓熱舞、熱音等表演性社團有一展長才的表演空間。
- (3)一樓女兒牆拆除工程,讓走廊直接與中庭廣場連接,學生活動空間更寬廣無障礙。
- (4)操場旁階梯與木平台,讓場邊熱情的觀眾有更佳的視野,也讓運動的人多一塊身心休養的園地。
- (5)迎曦館1F廣場、1-3F穿堂空間等提供相關社團練習與展演的平台,讓學生社團發展空間更為充裕。
- (6)各專科教室提供各式場所配合聯課活動與社團時間課程進行,讓相關課程發展更為活潑與多元。
高中熱音社校慶在棟間平台的展演 操場木平台提供師生教學與休憩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