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標達成(資源效益:提高資源效益,型塑學校品牌)
4.1整體的辦學成果績效
4.1.1 資源績效展現在學校課程、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上
-
學生學習表現:在教師熱心指導學生及相關資源運用下,學生多元才能得以充分發展,各項競賽表現優異,99學年度-101學年度之表現如下:
類別獲獎獎項獲獎獎項次數(以佳作以上或前6名計)99100101~今國語文詩歌朗誦、全國讀書心得寫作比賽、國語文競賽、鄉土語文競賽、原住民語文競賽、教育部生態作文比賽516724英語文英語演講、英語作文122數理中等學校科學研究獎助計畫、學科能力競賽、科展、旺宏科學獎、創意實驗闖關比賽、TRML數學競賽、思源科學創意大賽、全美中學數學能力測驗AMC129217美術剝皮寮歷史街區寫生比賽、書法、版畫、水墨畫、平版設計、西畫、漫畫1710音樂臺北市學生音樂比賽、鄉土歌謠比賽、全國學生音樂比賽9815網頁設計專題式網頁競賽、臺灣網界博覽會、國際網界博覽會53/服務學習學校服務學習績優學生團隊、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服務學習創意競賽、臺北市服務學習績優學校12/小論文臺灣高中職專題暨小論文競賽、全國高級中學小論文寫作比賽、遠東全臺高中職專題暨小論文競賽23325體育市級及全國級球類競賽、全國小鐵人競賽、游泳錦標賽、大隊接力錦標賽、青少年冰球錦標賽/1520其他生命教育劇本徵文、圍棋賽、世界青少年發明展、全民國防教育學生實彈射擊競賽、綠色科技與環保創意競賽、高中地理奧林匹亞競賽、節能減碳搶救環境創意競賽、中興大學綠色科技創新創意競賽444 -
教師專業發展:教師群策群力,精益求精,以能提升學生學習動機、增進教育成效為目標。近幾年引進資源所開設的研習班數統計如下:
學年度教育行政學校行政領域教學新興議題特殊教育資訊教育教育研究總計99201373904310014460237212131101~今63269361467教師們踴躍參加專業研習的時數統計如下:
學年度教育行政學校行政領域教學新興議題特殊教育資訊教育教育研究總計9922224917327163407169853151001841694237828067479761809622101~今1024761141011036263469456215教師間的同儕視導已蔚為風氣,透過教師自評或他評、校長觀課走察、或行政人員視導,積極進行有系統的檢核。近幾年教師參與專業發展評鑑情形如下:
學年度99100101~今參與情形(人)263557圖書館每年定期出版學報,彙整教師教學研究成果與心得,成為學校重要的智慧資產。教師亦參加「教育創新與行動研究」競賽,100年度有4位老師兩件作品獲獎、101年度有11位老師、七件作品獲獎。
4.1.2 應用資源有效地提升學校辦學成效
學校辦學精緻,行政工作積極,教師教學認真,高中部學生各項學術成就、多元才藝與升學表現亮麗,在北市普獲家長讚賞,國中部教師嚴謹的教學態度與勤於經營班級的校園文化,使國中部各方面表現閃耀光芒,不僅年年為額滿國中,更是升學與各項學藝活動表現優良的學校,近幾年學校獲獎成果如下:
年度
|
獎項
|
98
|
榮獲臺北市98年度公私立高中友善校園學生輔導工作績優學校
|
99
|
榮獲友善校園亮麗圍籬銅質獎
|
99
|
榮獲99年品德教育表現優良學校
|
99
|
接受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公文處理成效檢核,榮獲優等
|
101
|
臺北市高中校務評鑑各項度全數通過
|
4.2務實的整合執行效能
4.2.1 資源運用觀念與策略作法,能帶動學校經營氛圍
-
觀念務實,步步為營:經校務會議及各相關會議的持續宣導,教職員工均具備惜福愛物、開源節流觀念,對於各項資源的運用均秉持當省則省、當用則用的務實原則,在教學與行政經營方面均能穩健運行。
-
策略整合,有效運用:行政、教師與家長通力合作,善用各項校內外資源,有效促進學生學習與教師教學。
-
願景領導,營運順暢:近幾年以「培育學生成為具備關鍵能力的樂活青年」為願景,爭取到高中優質化、高中領先精進計畫等方案的經費補助,同仁們能夠齊心協力以願景為目標,共同推動教學與校務營運。
4.2.2 資源效能凸顯學校特色,提升親師生滿意度
以「資源效能,營造特色」、「特色出發,迭創績效」及「形塑品牌,師生滿意」為目標,使資源的運用效能得以生生不息。以高中優質化為例,三年數百萬經費的挹注,使「服務學習」、「探索教育」及「雲端科技」成為學校發展特色。後續得以在此特色下,向教育局申請資訊教育專案,增設智慧教室以持續發展資訊教育。行政與教師的努力、及對教育專案的熱誠,讓學生與家長感受到學校充沛的動力,能提昇對學校的滿意度。
以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之學生滿意度問卷調查為例:
|
非常不同意
|
不同意
|
同意
|
非常同意
|
Q.12學校課程能引導我觀察生活中的現象,並找出問題來探討。
|
1.02
|
21.43
|
59.18
|
18.37
|
Q.14學校有一些課程(或活動)與地方文化或自然環境做有意義的結合。
|
3.06
|
24.49
|
52.04
|
20.41
|
Q.16上課聽不懂時,學校或老師會提供其他方法來幫助我學習(如教學影片,課後輔導等) 。
|
0.00
|
11.22
|
64.29
|
24.49
|
Q.17學生在學習或生活方面有需求者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
1.03
|
12.37
|
59.79
|
26.80
|
Q.19我會推薦別人到我的學校來就讀。
|
2.04
|
11.22
|
55.10
|
31.63
|
Q.29與剛進學校時相比,我在學習方面進步了許多。
|
3.09
|
9.28
|
60.82
|
26.80
|
Q.31我喜歡我的學校。
|
3.06
|
6.12
|
52.04
|
38.78
|
以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之家長滿意度問卷調查為例:
|
非常不同意
|
不同意
|
同意
|
非常同意
|
不清楚
|
Q.1我的孩子喜歡這所學校。
|
2.15
|
7.53
|
50.54
|
36.56
|
3.23
|
Q.8學校提供多種課程(或活動),讓我的孩子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興趣和能力。
|
4.26
|
12.77
|
61.70
|
18.09
|
3.19
|
Q.9我的孩子學習或生活的個別需求都能獲得學校的輔導與協助。
|
3.23
|
11.83
|
56.99
|
18.28
|
9.68
|
Q.13學校積極鼓勵家長參與學校事務。
|
1.06
|
17.02
|
57.45
|
13.83
|
10.64
|
Q.14學校善用各種管道讓家長知道學校的重要活動和最新發展。
|
1.06
|
15.96
|
52.13
|
18.09
|
12.77
|
Q.15家長與家長會在人力和物力上都很支持學校。
|
1.06
|
7.45
|
54.26
|
12.77
|
24.47
|
Q.18我很樂意讓我的孩子就讀本校。
|
3.23
|
6.45
|
59.14
|
27.96
|
3.23
|
(其他問卷詳細內容請參見成果實錄資料夾,檔名:100大直高中高中優質化問卷統計結果)
4.3永續的多元有機聯結
4.3.1 資源統整的規劃與運用,展現科學化、系統化
-
校務行政系統全面e化,數位建檔有助傳承,行政銜接無落差。
-
設置校務發展討論平台,發揮遠距溝通功能,對校的了解無時空隔閡問題。
-
便捷的電子公務信箱,提供即時的行政服務,也能即時回應親師生的需求。
-
處室與相關單位均設置網頁,傳遞充足訊息,方便各界人士隨時上網瀏覽。
-
考試、報修及重要活動均有專屬網頁,資訊公開透明,也有健全查詢功能。
-
設計捐款收贈SOP及專款收支管理要點,能有系統地管理財務資源。
4.3.2 學校、家長與社區有機連結,提升對學校認同
-
學校與家長有機連結,增進認同
- 提供家長會必要的行政支持,促使組織運作順暢,家長會的功能健全,即能增進學校與家長間的正向交流,使得學校與家長形成有機共榮體。
- 增加家長參與校務發展的機會,舉凡各項委員會及學校重要活動,均邀請家長廣泛參與,提供校務發展的寶貴意見。
- 提供家長參與班務及專業成長的機會,辦理親職教育講座、協助家長成長團體永續經營,增進家庭教育功能,也提昇家長對學校的認同。
-
學校與社區有機連結,提高聲望
- 加強與社區鄰里的互動,也開放校園供社區人士使用,增進社區居民對學校的認識,成為敦親睦鄰的教育夥伴。
- 校友會的設立除凝聚校友力量外,因為許多老校友也是社區住民,無疑也是與社區連結的重要管道。
- 國中部十多年來持續額滿,顯示社區對學校的正面肯定,優良的校風使得學校聲望居高不墜。
4.4發展的學校創新經營
4.4.1 資源統整帶動學校創新經營
-
各領域整合相關資源,積極發展特色活動,如國文週、英文週、數學週、科學週、社會競賽等,讓學生活用課堂所學,已成為師生期待的學校傳統。
-
熱心校友捐贈專款,使得直中文藝獎有穩定經費支持,可鼓勵直中學子發揮創意,在詩詞、散文、小說與繪畫方面盡情施展才藝。
-
為了爭取高中課程與教學領先計畫,校內成立了11個專業學習社群,有單獨學科、也有跨領域組織,將帶動高中創新教學發展熱潮。
-
家長與校友攜手為學校籌募資源,將於今年完成校史館的建置,除了得以保存校史文物之外,也為未來校務注入更須謹慎行事的新動力。
4.4.2 具經濟、持久價值特性的資源運用,成為學校制度
-
校友捐款設立「鴻琪獎助學金」,學校擬定支用管理辦法並成立管理委員會,針對獎助項目、額度與申請辦法進行充分討論,務使所捐款項運用得宜。未來大筆捐款都將依此模式,使成為具持久價值的學校制度。
-
為了迎接50週年校慶,校內成立籌備工作小組,校外成立資源籌募委員會,校內負責規劃相關活動,資源籌募委員會則負責籌募經費與相關物資。未來重大活動也將參採此模式,使成為具教育意義的資源募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