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程計畫差異表
第一期程計畫差異表(表b-1)[第一期程專家諮詢輔導和續辦學校之經營計畫書附件之資料]
類別: 1. 優質課程教學,2. 教師專業發展,3. 弱勢關懷扶助,4. 學校創新特色,5. 其他
項次
|
子計畫項目或名稱
|
辦理
性質 |
預期目標(100字)
|
具體作為(150字)
|
預期受益
對象與人數
|
---|---|---|---|---|---|
100-1-1
|
菁英學生紮根計畫
|
續辦
|
滿足一般學生與資優學生對知識主動求知熱情,以加深、加廣、加速的方式,提供各種科學知識探索及科學實驗研究機會,啟發學生對科學研究的興趣,使其及早發掘自己的學術性向,確立未來發展目標。
|
辦理暑期科學營(含:資優專題講座、大學、研究中心參訪、專題論文研討、編撰……)、添購必備專題實驗儀器及相關科學軟體獲得、建立與鄰近高中數理資優班科學教育聯結及專題研究資料獲得資訊連結系統、數理人才培育計畫、智慧鐵人競賽、數學週闖關活動、數理資優班、專題研究、科學機構參訪……。
|
高一學生
100人 |
100-1-2
|
學生專長特訓計畫
|
續辦
|
邀請校內外具有該項專長之專家或教師,給予具有特殊專長學生(即代表學校參賽者)特別培訓,鼓勵參加各項相關競賽,不僅使其個人專長得以發揮,同時競賽成果亦可以為全校師生之觀摩。
|
國語文特別訓練課程、英語文特別訓練課程、藝術性(含:音樂及美術)特別訓練課程、體能性(含各項體育項目)特別才藝訓練課程、其他類特別才能訓練課程
|
高一學生
100人 |
100-1-3
|
國際視野擴展計畫
|
續辦
|
國際化的視野已是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推動國際教育旅行,使學生身歷其境地感受到各國家的進步情形及各國教育的差異,同時也刺激學生思考在國際競爭中所應具備的能力為何,激發主動學習的動力。
|
國際教育旅行(於寒暑假辦理,藉由國際旅行參訪各國高中及風景名勝,以實地走訪開拓視野)。國際學校交流接待計畫(除了沿續每五年一次的中星學生交流計畫外,亦以相同規格及經驗接待其他外國學校到校參訪)、接待國外交換學生(透過扶輪社安排每學年度1-2名外國籍學生到校學習,並參與校內活動,鼓勵同學與其互動交談,了解該國文化)、鼓勵在校學生參與國外交換學生計畫。
|
高一二學生
約650人
|
100-2-1
|
教師專業增能計畫
|
整併
|
透過校內外資深教師的經驗傳承、專題講座、深度對談與團體增能等方式,提升教師專業知能、建構校內教師親密伙伴關係。
|
定期召開各類教師會議,即時溝通對談,讓校務推動、班務經營與學科教學順暢無礙;辦理專業分享講座透過實務對談彼此交流,增進教師實質的專業能力;持續與教師會合作針對新手教師搭配該科資深教師,以大手牽小手的關懷指導,讓新手教師能順利的適應大直的教學情境,縮短陌生不穩定的過渡期;教師專業增能工作坊,增進校內教師彼此間的情感交流,厚實教師專業知能,建構合作的的教師伙伴關係,進而提升教學與班級管理效能。
|
校內教師
約120人
|
100-2-2
|
教師專業評鑑計畫
|
續辦
|
鼓勵教師吸收各項教育新知,認真投入教育專業研究,創意規劃學校各項創意課程,以提高教師專業形象。
|
各科教學規準之制訂、教師教學觀察之推動(含:自評與他評)、教學檔案部落格之推動
|
參與計畫教師
約30人
|
100-2-3
|
教學輔導教師計畫
|
續辦
|
資深教師輔導新進教師,教學及班級經營傳承,幫助適應新的工作團隊,發揮潛能,積極投入。
|
精進課堂教學能力、「大手攜小手」適應增能計畫、「經驗傳承,開發課程」計畫
|
參與計畫教師
約30人
|
100-3-1
|
弱勢學生增能計畫
|
整併
|
透過教師人力資源整合,協助校內弱勢學生、學習困難學生,讓學習落後學生得到充分協助,以提升學生自信心與學習動機。
|
生涯起航學習計畫,透過生涯規劃課程與個別輔導協助校內學習困難學生檢視時間管理、學習與讀書策略等,以提升學習效果;教師扶助學習計畫,組成教學及輔導團隊,篩選出本校有學習困難之學生,以分組或個別輔導方式進行學習問題解決及多元化學習,由教師協助進行補救教學之學習輔導,或針對學生個別需要進行多元學習與輔導。
|
高一二
學習弱勢
學生
約100人
|
100-3-2
|
留駐菁英獎助計畫
|
續辦
|
透過奬助學金的發放,鼓勵鄰近地區優秀學生能就近就讀本校,使其精神體力集中在學習之中,提升學習成效。因優秀子弟就讀,而能落實社區化、優質化高中提升教育品質之目的。
|
對於本校與北安國中選擇直升管道之學生,北北基測驗成績優秀者給予獎學金鼓勵;對於北適性學習社區內之學生,選擇本校就讀者,北北基測驗成績達一定標準者給予獎學金鼓勵;整合校內外各項獎助學金之申請。
|
升高一學生
25人
|
100-3-3
|
弱勢學生獎助計畫
|
續辦
|
透過奬助學金的發放,使其不因突如其來之變故而中斷或影響學習,並且創造其美好的未來。同時,針對具有潛能之學生,鼓勵其在學業上追求進步,其所付出之努力得到實質回饋,以堅定其學習行為。
|
對突如其來的變故,提出申請後,經校內委員會同意後,給予急難補助金;需經常性協助之學生,提出申請後,經校內委員會同意後,給予每個月適度額度之補助,使其安心就學;若遇農曆春節,另給予年節禮金,減輕家庭的負擔與壓力;對極具潛力開發學生之獎助學金鼓勵(含:各項考試成績大幅進步學生);整合校內外各項獎助學金之申請。
|
高一二
學習弱勢
學生
約100人
|
100-4-1
|
樂活青年培育計畫
|
整併
|
辦理各項特色學習活動,傳遞品格價值、涵養人文關懷氣質,培養學生關鍵能力、主動關懷社會、服務社會的認知與情操,培育健康快樂、主動積極的樂活好青年。
|
推動服務學習,辦理小學生生活探索營隊、各式義工團隊,並鼓勵社團主動將服務學習融入社團訓練課程中;感恩惜福活動,持續辦理大直感飢日、敬師週、包高中祈福活動,傳遞關懷感恩的核心價值;學科創意學習,持續辦理國文週、英文週、體育特色競賽、健康生活能力課程等學科創意學習活動……等等,拓展學生學習視野;辦理新生體驗營隊,讓同學透過活動能全方位學習,思考生活及學習態度,體驗個人突破與團隊目標,進而培養團隊精神與自我成長。
|
高一二學生
約650人
|
100-4-2
|
雲端學園建置計畫
|
整併
|
以「學生學習環境的轉變」、「師生教與學需求資源的形式改變」及「遠距教學渴求增加」為三個重要發展方向,搭配申請100年度臺北市教育局專案「智慧教室」及電子書包實驗方案,並延續去年高中優質化「雲端校園升級計畫」,將原建置之簡易智慧教室,提升其功能為「人文與數理學科智慧教室」。完成「打造虛擬雲端學園、數理人文教育科技化」的學生學習願景。
|
整理建構虛擬大直校園之缺口(其重點工作項包含:教師科技化教學方法與資源需要盤點及學生數位學習需求與情境體驗滿足。)未來虛擬校園建置(除建置設備完善的智慧教室外,整合校內系統,輔以投影機、數位攝影機……等,協助教師建立新型態教學模式,同時與外部網站資源整合,例如:I WiLL Campus英文教學平臺。其重點工作為:遠距視訊設備更新符合教學需要、落實同步與非同步教學、智慧教室建置擴散推展)。教學實驗試行與深化發展(推廣英文科教師應用於作文教學、數學教師應用於及三角函數教學的經驗,激發起各科教師積極參加研習的實際行動,師群間同儕教學觀察且各學群密切交流,並辦理相關研習活動,促進學科間水平間的教學遷移,以及年級垂直間的深化應用。其重點工作項包含此分項任務包含:研發語文科智慧教室教學模式、強調學生高互動及探索學習素養、完全中學教學內化及深化、教職員教育科技再培訓。)
|
全校師生
約2300人
|
100-4-3
|
創意閱讀旗艦計畫
|
新增
|
透過班級共讀、閱讀鼓勵措施暨協同學科教學與指導,期使提昇學生國語文讀寫、閱讀與研究的能力;採購優良圖書,透過不同類別書籍之閱讀活動推薦,使學生耕耘興趣領域相關知能或探索個人未來發展方向;為學生創造領略大師風範的機會。
|
好書班級輪讀,以班級為單位自由參加;透過高一二國文老師指導閱讀、融入教學,引導學生深化閱讀,新添5-7套專書輪讀;鼓勵閱讀心得寫作與小論文寫作比賽,參加校外投稿、閱讀心得寫作與小論文寫作比賽,鼓勵優勝學生繼續發展專長,提供獎學金予獲獎同學;「尋找北極星」推動閱讀與閱讀認證活動,鼓勵學生進行閱讀認證,累積閱讀紀錄,並訂「閱讀之星」獎勵方案;學術講座,每學期舉行1-2場,培養學生「有為者亦若是」的精神及自我期許;主題書展及活動,創造鼓勵學生閱讀的情境,推動校園閱讀風氣,讓同學能廣泛且多元的閱讀,並能享受閱讀的樂趣,達到終生學習的目的。
|
高一二學生
約650人
|
附加檔案 | 大小 |
---|---|
![]() | 323.37 KB |